秘书处新闻
-
论坛讲座2025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在日本东京举办2025年7月1日,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在日本东京举办以 “共塑未来:全球变局下的中日韩合作”为主题的2025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这是继2018年日本举办后,该论坛自疫情中断以来首次重返日本。逾200名现场嘉宾及数百名线上观众就三国合作未来发展交流意见。 开幕式上,秘书长李熙燮强调,三国合作亟需从以往侧重数量扩展,转向更加注重提升合作质量。他指出,去年适逢中日韩合作机制建立25周年,明年将迎来秘书处成立15周年。当前,三国均面临地缘政治紧张、经济碎片化和保护主义抬头等复杂的国际挑战,加强政府、民众、媒体和智库之间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他还重申秘书处将致力促进三国和平、繁荣和共同文化。 日本外务副大臣藤井比早之、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韩国驻日本大使朴喆熙分别致贺辞。日本前环境大臣、前外务大臣川口顺子,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韩国全球创新研究院理事长、韩国国会前议长金振杓分别作主旨演讲。 在随后举行的两场分论坛上,三国政府高层、外交官员、学界专家与政策制定者就三国合作的结构性基础、制度保障需求及民生相关重点领域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合作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分论坛一以“重振区域联通:三国合作制度化促进东北亚稳定与和平”为主题,聚焦三国在战略与制度层面加强合作的路径与机制。与会嘉宾指出,应持续推动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及各级部长会议的定期召开,并着力提升机构能力建设。会上提出四项核心建议:一是建立常态化对话机制,二是构建危机应对机制,三是拓展“中日韩+X”多边合作模式,四是进一步赋能秘书处,提升其在机制运行中的支撑作用。此外,会议还呼吁充分发挥智库、媒体及学术界等的积极作用,以深化三国互信,夯实区域和平与合作的社会基础。分论坛二以“推动包容性增长:应对全球挑战实现东北亚和平”为主题,探讨了在高度老龄化社会、气候危机、碳中和目标及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下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途径。演讲嘉宾强调应正视气候行动的紧迫性,把握绿色和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会议还聚焦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框架对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会者认为,密切三国合作,加强跨学界与政策界的协同,是应对共同挑战、实现长期韧性与繁荣的关键所在。 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自2011年启动以来,已成为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年度旗舰型活动,旨在提升民众对三国合作的关注度,并为三国政府提供未来合作发展方向的政策参考。该论坛由三国主流媒体——日本《朝日新闻》、中国《人民日报》及韩国《朝鲜日报》共同协办。▲集体合影▲日本外务副大臣藤井比早之致贺辞▲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致贺辞▲韩国驻日本大使朴喆熙致贺辞▲秘书长李熙燮致开幕辞▲日本前环境大臣、前外务大臣川口顺子致贺辞▲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发表主旨演讲▲韩国全球创新研究院理事长、韩国国会前议长金振杓发表主旨演讲▲分论坛一:“重振区域联通:三国合作制度化促进东北亚稳定与和平”▲分论坛二:“推动包容性增长:应对全球挑战实现东北亚和平”2025-07-01
-
论坛讲座2025年中日韩经济研讨会2025年6月17日,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武汉联合举办2025年中日韩经济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雪荣及来自中日韩三国的200余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李熙燮秘书长正式发布《2025中日韩经济报告》,指出该报告已被三国贸易部长会议确立为重要的成果文件。李秘书长指出,2024年中日韩三国贡献了全球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和近五分之一的全球贸易总额。面对保护主义抬头和人口结构变化等挑战,三国亟需加强合作。他呼吁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深入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并指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实现对接将为亚太自贸区的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他还表示,正如历次经济危机增强了三国关系,当前面临的半导体、绿色技术和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挑战同样为携手应对难题提供了新的契机。 研讨会的第一环节上,《2025中日韩经济报告》的撰稿人应邀发布该报告核心研究成果,包括: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潘怡辰、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浦田秀次郎、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郑衡坤,以及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的黄康宁和吴钰泓。随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和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的代表进行了点评,重点探讨了加强RCEP的实施和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务实策略,并特别关注政府主导下构建更为稳定的供应链的举措。 研讨会第二环节从地方政府和企业角度探讨了RCEP的区域一体化和产业供应链的互联互通。本场会议由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的王浩斌主持,来自湖北省孝感高新区、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及三菱日联银行等企业代表就深化三国经济合作提出了多元化的观点。 作为研讨会的议程之一,秘书处项目官员谢天屹介绍了《2025中日韩经济报告》的核心数据,通过贸易投资流量数据展示了三国经济的高度依存。他表示升级后的中日韩数据港是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要资源,并强调了其在提供数据驱动的区域经济趋势分析和合作机制方面发挥的作用。 研讨会就循证决策制定和扩大多边参与的重要性达成广泛共识。会后,李秘书长接受了湖北广播电视台的专访,分享了他对三国合作及更广泛区域合作的见解。下届研讨会计划于韩国举行。▲集体合影▲李熙燮秘书长致辞▲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雪荣致辞▲会议第一环节▲会议第二环节▲秘书处代表发言▲李熙燮秘书长接受湖北广播电视台专访2025-06-17
-
三国合作活动2025年“亚洲校园”校友工作坊在北京举办2025年6月7日,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与“亚洲校园”中国秘书处在北京共同主办2025年“亚洲校园”校友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支持举办,汇聚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及东盟国家的30名“亚洲校园”校友与在校生,旨在为校友交流、经验分享与未来合作搭建平台。 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本年度工作坊以“共建可持续发展的亚洲校园校友网络”为主题,体现了深化青年交流、促进区域互联互通的目标。他表示,将东盟国家学生纳入“亚洲校园”项目是区域合作的重要进展,并重申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中到2030年底将“亚洲校园”项目参与人数提升至3万人的共同愿景。 开幕式后,东京工业大学原正彦教授与首尔大学申星昊教授发表专题演讲,回顾项目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在地区格局演变中的战略意义。北京大学董昭华教授随后主持题为“数字技术对青年跨文化交流的影响”的座谈会,与会校友代表围绕数字化环境对交流方式的促进与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研讨会环节,校友们就“亚洲校园”项目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提出包括建立导师机制、发布年度校友录、开发“元宇宙亚洲校园”平台等创新建议,展现出青年一代对区域合作的关注与参与热情。 本次工作坊还设置了职业发展交流和人文参访等环节,进一步增进了与会者间的沟通与友谊。 “亚洲校园”全称为“亚洲大学生集体行动交流计划”,是中日韩三国共同推进的高等教育交流倡议。该项目通过联合学位、双学位及学生短期交流形式,推动建立区域学术网络,增进相互理解,为中日韩教育部长会议联合声明中的重点合作项目。 秘书处自2019年起发起并主办“亚洲校园”校友工作坊,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届,致力于为青年校友提供持续交流、学习与合作平台,助力区域未来发展。▲李熙燮秘书长致开幕辞▲与会者合影▲座谈会现场▲研讨会现场2025-06-05 ~ 2025-06-08
-
三国合作活动第三届中日韩新农人交流项目成功举办2025年6月5日,第三届中日韩新农人交流项目(TREP)在日本千叶县落下帷幕。本届项目由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主办,日本农林水产省、中国农业农村部、韩国农林水产食品部以及日本千叶县政府支持举办。 闭幕式上,图师执二副秘书长对全体学员的积极参与并圆满完成四天的活动安排表示感谢。他希望学员们能学以致用,在引领农业未来发展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并重申秘书处将继续促进青年参与,支持三国农业领域持续合作。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学员代表分享了学习成果及本土化实践计划。图师执二副秘书长还向每位学员颁发结业证书,表彰其在活动期间的努力与成绩。 本届项目为期四天,以“绿色农业:可持续农业实践与环境管理”为主题。来自中日韩三国的新农人和政府官员参加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参观绿色农业设施、参加互动讲座、讨论,以及走访千叶县重点农村地区。 为应对相关挑战,中日韩新农人交流项目于2023年开始举办。第三届中日韩农业部长会议签署的《农业合作备忘录》强调了农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建设和促进三国新农人交流的重要性。第四届中日韩新农人交流项目计划在中国举行。▲学员走访成田市场▲学员走访日本航空旗下的观光农业园JAL Agriport▲学员在千叶县神埼町合影留念▲集体合影2025-06-05
协商机制
3
- 参与国家
1
- 领导人会议
21
- 部长级会议
70+
- 其他协商机制
中日韩统计数据 2022
出版物
收录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的项目报告、
研究文件和宣传材料
信息中心
查看媒体动态
中日韩合作动态一览